我国农药使用总量下降
农药作为特殊的生产资料,既对保障生产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,又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新的挑战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农药生产、应用和市场监管领域坚持绿色引领、质量安全优先,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
按照《农药管理条例》规定及配套规章的要求,农业部做到“一把尺子管到底”,把好登记许可、生产许可、经营许可的关口,杜绝低质劣质的农药产品进入生产领域,杜绝无证无资质的生产经营者进入农药行业。
科学选药用药、减少农药用量是绿色发展的要求。从2015年开始,农业部组织开展“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”,加快推进农药减量增效。目前,农药使用量已连续三年实现负增长,2017年农药利用率达到38.8%,比2015年提高2.2个百分点,相当于减少农药使用量3万吨(实物量)。
通过大力推进绿色防控、病虫统防统治等,全国农药使用总量得以下降。2017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实施面积超过5.5亿亩,绿色防控覆盖率达27.2%。各地还扶持发展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,集中连片开展统防统治,解决一家一户“打药难”“乱打药”的问题。
农民是用药的主体。各地农技部门加强技术培训,重点是培训种植大户、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骨干,推行精 准对靶施药、对症适时适量施药,减少农药使用次数。同时,严格农药残留标准,制定农药安全使用准则,指导农民按照安全间隔期合理施药。
在市场监管方面,各级农业部门依法打击制售假劣农药行为。对涉嫌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调查核实、立案查处,涉及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查处。2017年全国农业部门共查处农药违法案件9563件,涉案人员3356人、逮捕934人,捣毁制假窝点32个,挽回经济损失1.2亿元。
高毒农药是农药管理中的一块“硬骨头”。农业部对现有的12种高毒农药逐步推进,加快淘汰,计划两年内禁止使用2种高毒农药,剩余10种5年内逐步禁止使用。同时,鼓励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低毒化学农药研发,遴选高毒农药替代产品,加快登记、加快推广。
生物农药作为一类天然源农药,对人畜和环境的毒性相对较低。农业部鼓励农药企业研发、登记低毒生物农药,缩短试验周期,简化登记手续。对天敌生物免于登记。据千讯咨询发布的《中国农药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》了解,目前,我国生物农药年产量达到近30万吨(包括原药和制剂),约占农药产量的8%。生物农药防治覆盖率近10%。